登录站点

用户名

密码







facebook下载地址

facebook邀请码(最新免费)

兴趣联盟 - 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

  • 分享

    宽运法师破解人生六伦之钥

    QQ202009904 2021-07-24 09:12


    父子、师生、夫妻、亲族、雇佣、宗教,宽运法师破解人生六伦之钥

    先有天地,后有男女

    有男女就有了夫妇

    有了夫妇

    就有了父子、兄弟,君臣、朋友

    这就是中国人的“五伦关系”

    佛教在“五伦”基础之上

    加上了宗教的关系

    这就是“六伦”

    做人生赢家

    主要看你能搞定人生几伦


    图片
    近日,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宽运法师在佛学与人生智慧系列之(二)——从“六伦”关系看家庭价值观之建构中,以佛教智慧深度解析父子、师生、夫妻、亲族、雇佣、宗教关系,带领我们破解人生六伦之钥。

    图片

    文/宽运法师

    我们中国人讲“五伦关系”,先有天地,后有男女。有男女就有了夫妇,有了夫妇,就有了父子、兄弟,君臣、朋友,种种的“五伦关系”。佛教是在“五伦”基础之上,讲的是“六伦”关系,他比较立体,他说东、西、南、北,还有上和下,这六方的关系都要处理好。

    当时有个名叫善生的人,他很听话,他父亲让他早上沐浴更衣以后就朝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上、下礼拜,拜什么他也不知道,他父亲也没有讲。佛就说了,要给予他内容,但这个内容是有条件的。
    他说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上和下,东边比喻什么呢?东边比喻父母和子女的关系,南边比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,西边比喻夫与妻的关系,北边比喻亲族的关系,下边比喻雇佣的关系,上边就是宗教(僧与俗)的关系了,这就是“六伦”。

    1

    父子关系(东)
    因为我们说了,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下和上。人家说“先有天地,后有男女”。男女就有了夫妇,所以把父母排到最重要的位置,每一样都有五条。作为一个子女,首先你要做到什么呢?要供养自己的父母。“无乏”,就是不能缺少,这是你必须要能孝养父母,要供养他,让他衣食无忧,这是第一个条件。
    “凡有所为,先白父母”,你做什么事,要跟父母说一声,因为父母爱惜子女,他心有挂碍,你必须要满足这一个小小的条件。你跟他商量,先跟他讲,他说父母所为是正确的,你“恭顺不逆”,你不能老是“一言九顶”(说一句反驳九句),这个不行。
    “父母正令,不敢违背”,他正确的指令你不应该去违背。要听话,听教、听话。因为父母是最爱子女的,首先他出发点都是爱你,是入骨彻髓的那种爱。有的父母干了一辈子,有个延续,你不要断他正业,他做什么职业希望你延续,这也是古代的时候,作为一个子女,必须要做到这五条。
    虽然好像说,今天是不是不合时宜?但,我说有参考价值。


    2

    师生关系(南)
    其实佛教以前,我们中国人是没有学校的,以前是“私塾”。佛教里,以前寺庙就是学校。像道观也是学校,学习的地方,因为以前没有学校,这是现代教育才有学校这个情况。现在是公有了,全民教育了,所以政府出钱。以前作为一个学生,要负责老师的费用。
    古代的时候,首先你要“给侍所需”。你给了还不算,你还要照顾他、侍从他。给的时候,你上我下,作为一个学生是谦卑的。第二要“礼敬供养”。礼敬,对老师要尊敬,孝养父母、奉事师长,从礼敬开始。礼敬还不够,还要“尊重戴仰”,以前我们叫夫子或者叫先生。韩愈都说了,他不但帮你能够解惑,还能够授业,还能够传道,老师有老师的责任。老师有教导,你必须要“敬顺无违”,老师的话你要听。接着是“从师闻法,善持不忘”,不能上课的时候随随便便,老师的话你要好好听、好好学。
    所以,作为一个学生有学生的责任,这在佛陀的时候就是这样的。当然现在教育和以前不一样了,现在的这种师生关系也不一样,我也听到说是学生要选校长,学生要选老师,这个有点好像颠倒了,是不是?
    老师有老师的责任,学生有学生的责任。老师也要做得好,学生也要做得好。做老师要“顺法调御”,要了解学生,要契理契机。有的时候,学生你不了解他,怎么跟他去讲课呢?
    第二是“诲其未闻”,讲一下他没听过的。你要备课是吧?做老师要备课。“随其所闻,令善义解”,跟他讲完以后让他理解,这也是老师的一个责任。佛说“示其善友”,因为以前,受教于父母,要不就是师长,师长有责任给他选择朋友。有时候可能在家里不听父母话,听老师的话,所以老师也有责任。另外,“尽己所知,诲授不吝”,不要吝啬,倾囊而出,你该说的,你都把它说出来,不要保留。
    图片


    3

    夫妻关系(西)
    佛教里说,做丈夫的,首先要对太太以礼相待,相待以礼,这是第一个条件。接着是“威严不阙”,丈夫要有个丈夫的样子。第三让她衣食无忧,“衣食随时”,你要娶太太,本身要有这个能力。另外,女性都有爱美的心理,“庄严以时”,她喜欢手饰、喜欢衣服。每一个女性出门的时候,都少了一个出门的衣服,还喜欢化妆品,你要满足她小小的这种虚荣心。
    最后“委付家内”,你要把这个家交给她。假如家里要装修,床怎么放,衣柜怎么摆,这个事情,你就交给太太,她觉得这个家是她的,如果什么都是你操办了,她觉得这个家好像是你的。所以我觉得首先作为一个丈夫,要具足这五个条件。
    做太太也有五项,太太也要遵守。要平等,丈夫做到了五条,你也要做到五条。

    首先丈夫回家,你要“先起身”,对他的一个尊重,这是古代的时候,因为男在外,女在内。接着是“后坐”,他没坐你不能坐,这是一种尊重。说话要“和颜”。接着就是“敬顺”,因为他很辛劳。人家说了,以前有母系氏社会,也有父系氏社会,到了父系社会没办法,要尊重男性。接着是“先意承旨”,就是做什么事情,你要得到他同意。因为他很爱你、很在乎你,如果你做什么他都不知道,虽然他说很大方,其实人很难做到的。人就是人,人都是不能说是自私,只是他关心你。


    4

    亲族关系(北)
    其实我们都知道,我们中国人是重视伦理社会的。人有时候,就像刚才说,先有了天地、有男女,自然就会发生这些和亲族的关系。当然现在少了,都是独生子女,没有了叔伯、兄弟,也没有姨妈、姑姊,都没有了。但是将来的时候,有很多的关系要处理好。
    我的方丈室有幅对联,“应事岂图有作意,为人不可无世情”。做人要懂得人情道理,做事就是要顺其自然。首先你跟亲族人要怎么相处呢?要“给施”,就是给他利益,你要利益这个亲族。而且说话的时候都是善言,你的出发点一定要好,这也是个条件。
    接着就是给他利益,给他好处。我们以前自己发财以后,就回到自己家乡,这也是给亲族利益。当然最好是同利,都得到同样的好处,你得到好处了,也给他好处。最后是“不欺”,不要欺骗你的亲族。首先我们自己跟自己和,自己家庭要和,亲族还要和,和亲戚怎么相处?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亲戚,怎么恰到好处?这一点也很重要。
    中国人讲“慎终追远”,我们这个根在哪里?找根。吃水还不忘挖井人,我们都有感恩的文化。有这种感恩,亲族,你对他好,他也会对你好。佛教《善生经》里说了,亲族首先让你不放逸,就是你不能说,刚才说要“克己”,你不能放逸,这个不行。接着是什么呢?“勿放逸”是在过日子,不能失财。过日子、过日子,首先累积财富这个非常的重要。他说,不让亲族人恐怖,互相有支持。有的是以前战火或者是有些盗贼,让你不要有恐怖。
    接着,跟你讲的时候要“屏相教诫”,不要当面喝斥背后说。最好是啥呢?他说“常相称叹”,互相赞叹,互相欣赏,其实这也是一种赏识教育。因为人都要有优点,我们现在很多人说,不是人家说的“隐恶扬善”,但是“隐善扬恶”,它颠倒了,道德的责任就颠倒了,其实传媒有传媒的责任。儒家都说,道德之上的言语,道德之上的政事,道德之上的文学,就是在道德之上。我们道德上不单是自己家族内的、家庭内的,以扩展到社会,都是应该在道德基础上去做。


    5

    雇佣关系(下)
    佛教里面说这个外佣关系,叫“僮仆(主仆)关系”,其实“僮仆(主仆)关系”,也就是一个“雇佣关系”,以前叫僮仆,古代人都有侍从。你要是个雇主,首先你“随能使役”,就看这个雇员的能力大小,他是个做经理的,那你也不能做员工,随他的能力。他没有这个能力,你用他去做一个重要的岗位,那也误己误人。所以“随能使役”。
    接着就是“饮食随时”,这个“饮食随时”就是说你要满足他的衣食,人家说“皇帝不用饿兵”,是不是?你是雇主嘛,即“衣食父母”,你要满足他。
    接着“赐劳随时”,他有时候很累了,你要体谅他,给他休息;“病与医药”,他生病的时候,你要给他看医生,适切的照顾,你不能了解这个员工,那你怎么可以用得更好呢?最后,该给他休息都要给他休息。
    另外,我觉得互相尊重这点很重要,工作没有高低贵贱,只是分工不同,相处还是平等的。佛教说“一切众生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”,众生都是平等的。佛在《地藏经》里就说,他“下心含笑,亲手遍布施”,他给众生的时候,他没说我是佛,你是众生,我高你低。他说是平等,亲手给予。


    6

    宗教关系(上)
    我觉得首先人需要信仰,没有信仰的生命没有根,当我们彷徨的时候,当我们喜悦的时候,当我们面对生死的时候,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生、老、病、死,都有“爱别离”、“求不得”,都有“怨憎会”,都有“五蕴炽盛”的时候,有了信仰就帮到你。
    我一直强调需要信仰,不论你是信仰佛教也好、基督教、天主教,或者是道教。有人说信孔教,孔教不是教,但是人需要信仰,没有信仰是没有根。首先佛教说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这就是第一步,作为一个佛教徒,你要“身行慈”,身体,就是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。“口要行慈”,口不妄语、绮语、两舌、恶口。意念上也要行慈,没有贪、瞋、痴。
    还有,如果你是个佛弟子,“以时施”,就是他饿的时候给他吃饭,冷的时候给他衣服,恰到好处的布施。佛教讲布施,要恰到好处。以前讲“门不制止”,出家人以前是托钵化缘,到你家去你不要把门给闩了。现在我们不需要去托钵化缘。
    我们都知道每一样东西,比如说一滴水,都是行者担来的,一粒米都是施主送来的。虽然不是说担来、送来,这自来水,它也是施主付费的,所有东西都要处理的好。佛教说比丘叫“乞士”,什么叫“乞”呢?上乞法以养慧命,下乞食以养色身。你要乞食、乞法。出家人本身也要谦卑,如果一个出家人没有谦卑了,不可以的。所以,每一个出家人还要谦卑。
    我们人生里会遇到很多问题,信仰可以帮我们怎么去解决?《善生经》里也说了,我们可以是畏伏、美言、敬顺、恶友相得,这个“四怨如亲”,我们有了信仰以后就能分辨,什么是对,什么是错,这个也很重要。
    图片
    开始讲的是“老六和”,就是佛教的“六和”,现在讲“新六和”。
    首先是“愿人心和善,自净其意,同行感恩”,这是第一个。第二,“愿家庭和乐,敦伦尽份,同行奉献”。第三,“愿人际和顺,自利利他,同行惜缘”。第四,“愿社会和睦,深信因果,同行包容”。第五,“愿文明和谐,多元共生,同行尊重”。第六,“愿世界和平,慈悲喜舍,同行分享”。我觉得这种“新六和”精神,就很适合我们现代人这种感恩、奉献、惜缘、包容、尊重、分享。也说到这些因果、共生、利他,我们希望用现在的语言融入社会。
    我觉得感恩很重要,感恩才会知恩、报恩。我们是“相依而存,相拥而暖”,我们不是农民却有饭吃,不是织布工人却有衣服穿,不是建筑的工人,我们却有房子住,我们不是媒体人,我们却有报纸,我们有这些网络文化也好,就是多元,相拥而暖,拥抱才温暖。所以,这个社会就要有老六和,也有新的六和,只有发扬“和”的精神,这个社会才能和谐;只有和谐了,我们社会才容易发展。

你还不是该群组正式成员,不能参与讨论。 现在就加入